Members Only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Sign up now
WABISABI
  • Projects
    • Worldwide
    • Interiors
    • Features
  • Contemporary
    • Exhibitions
  • Record
  • Lifestyle
  • City Explore
  • News
  • Issue
  • Account
  • Search
  • Language
Mobile nav

Experience Wabi-Sabi Through Time

本晴設計-設計師  Hao-Yen Lien 

連浩延

餘

地

 

 

就是一種侘寂

 

「其實alone(單獨的、獨自的)很重要,它跟侘寂的本質是非常非常接近的」設計師連浩延從「家」的角度切入,回應本次專訪的主題。在他的經驗裡,許多空間設計一開始都是從兩個人出發,一張雙人床,兩個人的甜蜜世界,然即便是伴侶,每個人都還是會有需要獨處的時候。「家」是不能被視為一個固定含義的構成,一旦填滿幾房幾廳,為每個空間賦予功能,便忽略了獨處,簡而言之,就是要有「餘地」。

 

他分享過去曾做過的空間案例,一對業主夫妻在雙人床上各睡各的睡袋,醒來的時候,不會吵到另一半,廁所也是長條型的,頭尾兩端各有一座淋浴設備,我看得見你,你看得見我,在空間保留些許不被定義的「餘地」,彼此Share Life,而不是將生活Mix up,即便在他們有了小孩之後,如此的空間規劃在他們的生活模式中也不曾衍生問題。日常中總有零零星星的時刻需要關起門來,或拉上簾子,感受不被打擾、只有自己的當下,特別是在地狹人稠的都市裡是很重要的。

 

人們有時候會混淆侘寂和極簡。極簡在戰後物資短缺背景之下,產生經濟就是美學的現代主義,在重建社會過程中,生產比例相同的桌、椅、建築、空間,形成均值,形成普遍性,跟侘寂著重的「獨」有些不同。

體悟,來自於觀者的解讀

 

連浩延談到雖然智慧型裝置與雲端科技的發明,讓每個人在不假任何外物之下,就可以“獨自”沉浸於網路資訊世界,卻也跟侘寂的含義剛好相反。「Wabisabi在我認為的本質,應該有一個惜所蕭瑟」意識到自己的殘缺與不完美,接受瑕疵就是你的生命,你的生活,才能透過外界來彌補此些空缺,藉由山嵐、雨、水塘、花開花落、四季流轉,自然而流動的事物便能為心靈帶來體悟。

 

人們很需要對於時間產生體悟、認知或接軌,也許侘寂此一詞彙難以用文字具體解釋,但是當我們從網路上搜尋與侘寂相關的空間,可以從圖片中看到許多老件家具或器皿的存在,彷彿間接地隱含了「惜物」的意義在於其中。當人們望向窗外,那遠山彼樹透過你的視野融入空間,此類透過觀者的理解而連貫的事物,也許也是侘寂所要表達的精神所在。

更多資訊請參閱第二期刊物內容

 

For more details refer to ISSUE 02 (2022 MAR/APR)
  • About
  • Privacy policy
  • Track Order
  • Customer
  • Contact
  • Join us
FACEBOOK
instagram
Language

Copyright © WABISABI ISSUE. 侘寂傳媒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90451315

  • Projects
    • Worldwide
    • Interiors
    • Features
  • Contemporary
    • Exhibitions
  • Record
  • Lifestyle
  • City Explore
  • News
  • Issue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