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s Only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 嘉義火車站廣場
觀察生活 繪出靈感
訪談在輕柔的氛圍中展開,問及平時靈感從何而來,「小時候就很喜歡畫畫,但那時候還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有什麼用。」沈庭增分享道。童年對畫畫的這份熱愛隨著成長並未褪去,長大後的他持續隨心所欲地塗鴉,沒想到在畫畫中不斷尋找與發現的過程悄悄滋養了他的設計能量,環顧四周牆上的畫作,原來,都是出自沈庭增之手。
對他人生活的好奇心也深刻地影響著他在建築設計上的思考。「我會在所有設計案的一開始去想關於『這裡的人』的事。」對人的活動和生活方式充滿熱情的沈庭增,認為設計不僅僅是基地本身的觀察,更應該延伸到基地周邊的人事物,將各種資訊有機地連結起來,才能真正理解並設計出最適合當地的建築。
➤ 嘉義火車站廣場
以人為本的公共建築之道
公共建築是最面向人們的建築類型,許多由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所完成的公共建築皆獲得了各項肯定,嘉義火車站廣場更在去年獲得光環境獎,提及作品中的公共性,沈庭增卻笑著說:「通常在做設計時,我從來不會去想『公共性』這三個字。」連結自己對人與環境關係的深刻興趣,他最關心的是人在空間中的自由度、選擇權和尊嚴,自然形成了建築對公共性的關注。他強調在處理公共建築時,他更注重的是創造出對使用者而言理想的空間,而非過度拘泥於「公共性」的抽象概念。
近年來,隨著社會逐漸重視建築設計的美學,政治也開始介入其中,「我感覺到現在台灣的公共建築中最初的樸素和基礎正在流失,大家開始花更多力氣在眼睛看得到的事上。」沈庭增擔憂地說。把關注放在表面的美學後,建築便會喪失對人的實質關懷,對他來說,所謂樸素和基礎是在設計過程中透過不停觀察與自我詰問所得出的核心。以嘉義火車站廣場為例,他觀察到這個空間最重要的是「人的等待和流動」,這也成為此案緊扣的基礎,謹記廣場原有的流動日常,原本為了美觀而設置在邊緣的摩托車等待區,最終被移至廣場的核心位置,「這些東西都是基礎,要很小心不因個人美學,把最重要的事抹煞。」溫和謹慎的介入環境,在每個細節中不忘本質,一件件充滿開放性和完整度的公共建築才得以在大眾面前開展。
➤ 嘉義火車站廣場
生活即是想像與美學
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在《小屋子UNE PETITE MAISON》一書中展現了對生活的重視,讓沈庭增深受啟發,重新思考建築與生活的關係。如何使建築成為能鼓動生活的殼?在「目目裏山」中,他透過樓梯動線和尺度的變化,引導生活的可能性,打開更多選擇。不只在公共建築關注「人」,面對住宅案,他也期待建築與人的生活間能創造更多互動,不僅是提供居住的空間,更是為生活注入活力與彈性的活水。
如果說一間房子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生活美學,那麼一棟建築,便能反映出建築師的設計美學。「如果以建築來說的話,我覺得美學也在法規檢討裡、在業主需求裡、在設計圖裡,它跑在所有事情的裡面,這件事很重要。」如同歷經長久淬鍊的日本茶道,透過時間和精神的累積,美學最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存在。從喜歡畫畫到成為建築師,一路上,沈庭增不斷地將自己投入,獨有的建築美學流貫其中,今後他也將持續透過建築,開啟人們對生活的無限想像和體驗,在建築之路上匍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