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一座紅色的異形量體拔地而起,以寄生的型態緊緊附著於舊式建築體,街邊的人們遠遠就能窺見「紅E梯」的身影,這是一棟由原建築增生的外部電梯構築,形如其名,予人宇宙生物的遐想,意義上以介入的異質性啟發都市規劃的思考,如此趣味橫生的點子來自建築團隊極製設計所,期待在我們生活的都市中撒下變化的種子。許多公家機關的建物年久未更新,缺乏無障礙升降梯,這樣的標案時常可見,但解決方案都是機能導向,極製設計所的團隊以慧黠的雙眼看見都市裡的「機會」,藉由一座奇異的量體標誌出場域潛力。
起初業主彰化縣地方稅務局員林分局沒有設定增建確切的位置,因此原建築體的動線首先納入考量,再來才思考外部動態,一樓由於反梁結構無法在室內停靠電梯,可與戶外無障礙坡道機能互補,上方樓層則是利用位於動線末端,鄰近樓梯並避開衛廁之腹地,最終選定以外部道路較能辨識的右側作為基地,也幸運的避開了一旁地面下的化糞池。
既有建築的官式對稱結構是威權時期的足跡,紅E梯的植入破壞了對稱感,也試圖解放政府機關的權力形象,指引人們看見下層的開放空間,就像歐洲廣場上的塔,有著標誌廣場開放性的效果。紅E梯看似與眾不同,卻是由原建築體線條的尺規延伸構成,顯眼的紅色也是從依附的淡色粉磚面而來,即便建築師游麲認為紅E梯是一個跳脫框架的異質物件,也意識到被寄生的建築提供了養分基礎,「不脫離原本秩序但仍要很獨立,電梯本身機能就是這樣的構造物,水與電還有空間,都是依附原本的建築系統」
這座鋼構寄生小怪物必須拉高到某個尺度,才能脫離原本的建築體,跳出背景成為都市地標,不若一般建築直接落地,而是以四隻腳輕觸地面,強調著建築體的自明性;大小開口豐富了表情,也提供穿透感,讓人想往內一探究竟;以及使用吸睛的色彩,讓對比色藍綠色作為內裡,引導人們至入口搭乘處。
建築師游麲期待的不只這些,他想像開口的前簷在未來能裝上照明,讓人們與場域有更多互動,成為改變台灣都市空間的契機,也期待作為建築原形,是可被複製並且適應各種舊建築體。紅E梯不僅回應了需求,也引起人們探索新奇與趣味,更使我們深思「期待什麼樣的都市面貌」,是一座有魅力且讓人產生哲思的構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