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Please join as a member and click "Members Only" to read more complete articles and exclusive content.
開著Volkswagen T3在臺灣遊走各方的老歐,其實一開始對於露營並不感興趣。一來是臺灣的天氣潮濕悶熱,蚊蟲擾人。二來是過去臺灣的戶外活動相對於國外來得不盛行,營地環境或設備都不適用於露營車。直到在歐洲有了第一次露營的體驗,顛覆他以往對露營的印象,在歐洲特別的是,營區中鮮少看到有人搭帳篷,露營車非常普及,營區到政策的規劃也都相當完善。歐洲的暖陽灑落於翠綠山林田野,微風徐徐吹拂樹梢,林間光影帶來舒適宜人的氣候,全時段活動於戶外的露營這才成了一種享受。
自此,老歐便開始乘駕著車輛,從山脊稜線到連綿百里的海岸線,蒐集島嶼上的土壤濕度,季風雨綿綿、披上白雪的溪谷,拼湊出他的日常生活。露營車承載的不只是熟悉的床鋪被單,也不單只是安定的居所,在每一次駕駛上路,它之於老歐衍生出更深刻的形象—家。
您認為「家」是什麼?
「和伴侶待在一起,到哪都是家,能夠帶著伴侶四處漂泊的露營車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純樸手感打造說走就走的家
老歐是一名攝影師,在他的鏡頭底下流露著別具一格的美感品味。當初選擇T3就是看上它方正的廂型車身配上經典圓燈,米白色相間,顯現粗獷又優雅的復古氣質。且國外有相當多人將T3當作素材來改裝露營車,「相較於設備選配好的,我喜歡自己動手做出獨一無二的物件。」
喜歡溫樸質感而堅持全車內裝用舊木料,起初還沒有木作經驗的老歐,也分享他在施作前先將車庫作為練習題,提升自己的木作技術。在拆除車體後,便游刃有餘地克服車內各個弧形轉角。
從「車」出發的生活
一開始的設計規劃是找一個既有的範本,有了大框架之後,再來修改延伸。起初什麼都想置入這個移動空間裡,睡眠系統、煮炊水槽、收納置物,通通打包帶走。但小尺度的車內空間,各個機能彼此鑲嵌,在動線上的要求更苛求,配置要非常剛好才能流暢使用。他人的空間範本也不見得適用於自己的生活,在多次露營使用後,老歐將初次規劃的空間進行了二次改造。
位於車門邊的冰箱開口朝內,與窗邊的水槽相對,限制了便利性。後來將冰箱取消更換為上方坐凳下方兩段式的抽屜,搭配雙口爐將炊事作業延伸至車外,大大增加使用彈性。原先的水槽,因前置須將乾淨的水倒入水箱,後續再把髒水提出車外排放,造成作業麻煩。後來就把水箱改置放於車底,水線拉至車外,解決清洗上的需求。床邊設置多個藤編門板的收納櫃,將雜物統一收納,只要一卡皮箱隨身物品,就能開著車,出發露營生活。
在不同景色下醒來,迎接不同的生活
生活和旅行有千百萬種選擇,為什麼選擇車泊?車泊,介於旅館下榻與野營豪放間。擁有舒適的空間設備,但又同時享有遊憩的豪情自由感。長長的公路上,若只是開車疾駛而過,便會錯過很多土地風情。能夠放慢速度停下腳步,才能深刻感知生活周遭,這也潛移默化深入老歐的生活模式。
將水槽改成桌板的靠窗小角,如今成了老歐最喜歡的車內空間,每日打開車窗都是不同景色,開啟不同心情。正在義大利開著露營車自駕遊的老歐也熱情分享道,年底即將移民前往日本,遊牧般地在異國開著露營車,體驗不同地理環境帶來的不同風貌,若遊牧就是一種生活的選擇,家的定義便不受限。
專訪|老歐 @vanlife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