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一年計劃:川堂
你是否曾好奇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後側的建築是甚麼模樣呢?當代館今年打開新的展覽場域,自1月27日起展開為期一年的展覽計劃,由藝術家賴志盛精心打造一個全新的「川堂」場域,將藝術館與學校之間的空間串聯起來。這個展覽場域以百年前建成小學校的古蹟建築為藍本,提供觀者趣味的乒乓球展開互動體驗,喚醒昔日的青春記憶。
當代館是全臺第一座與學校共構的美術館,與建成國中以一扇白門相隔。賴志盛的作品「川堂」位於館內入口正中間的一個展廳,打開白門後延伸搭建成一座露台,化身為一個可以穿梭遊走的新川堂。藝術家在兩側各放置一張約150公斤的白色石桌,觀眾在觀看之餘,可以拿起現場提供的乒乓球與球拍,與對面的觀眾在這張合併的球桌上創造一來一往的新感覺,重新體驗校園時光,並以另一種視角觀賞古蹟建築。
這次打開白門及啟動一年計劃,館長駱麗真表示:「期待透過這個新場域,除了提供觀眾與學生親近古蹟想像過去百年歷史外,在藝術館與學校之間能建立更開放與緊密的當代藝術教育交流。作品不僅為觀眾提供身體感的交流經驗,同時也成為美術館與學校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