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台北(2024 年 4 月 10 日)-由瑞銀集團呈獻、The Art Assembly 組織的第五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 2024 年 5 月 10 日至 12 日正式回歸台北南港展覽館(貴賓預展及開幕晚會於 5 月 9 日舉行)。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本屆台北當代匯聚了來自全球 19 個國家和地區的 78 間傑出藝廊,顯現出其以展現台灣多采多姿藝術景觀以及全球多元藝術觀點的博覽會定位。展會期間,來自各地的觀眾除了體驗台北當代現場的國際級展覽與企劃節目,亦能同步享受在台北市內登場的多場藝文活動。
除了參展陣容堅強的全新展區主題藝向(Evoke),以及延續往屆策畫的當代網域(Galleries)、新生維度(Edge)、藝術載點(Engage)、實境計畫(Node)等主題展區外,今年展會也將提供一系列豐富的節目,以突出本地及周邊區域充滿活力的藝術生態。透過大型公共裝置,以及精心策劃的講座、展覽、論壇等活動,台北當代將為聚集至此的國際藝術人士打造一個開啟對話的絕佳平台。
台北當代首次與文化部共同主辦的特展區「雷前-臺灣藝術家群展」(Before Thunders: An Exhibition of Taiwanese Artists),聚焦台灣中生代藝術家,是由受邀出席本屆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的策展人陳璽安、馬丁・格曼、呂岱如、黃炳豪共同策劃。該展區彰顯出台北當代的核心目標,即為國際觀眾介紹台灣藝壇的多樣性,囊括呈現來自頂級參展畫廊的藝術家以及市場機制外的多元藝術風貌,並顯示了展會長期致力於與台灣公立及私人藝術機構建立聯繫的決心。
2024 台北當代一大新意即首次推出的主題藝向(Evoke),此展區專注於個展或並置藝術史上重要藝術家的聯展,亮點包含日升月鴻畫廊的廖繼春個展、3812 畫廊的蕭勤個展,分別代表了二十世紀現當代藝術演變的兩個關鍵節點;以及由 Marc Straus 帶來的 Ozioma Onuzulike 與 Anne Samat 雙人聯展,這兩位藝術家皆在創作中回溯自身文化遺產,並探討全球氣候變遷等當代議題。
實境計畫(Node)作為展示大型沈浸式裝置藝術的熱門公共展區,重新想像傳統藝博會展位空間的可能性,在現場發揮了場域營造的特殊作用。今年的兩大焦點作品分別呈現了手工藝及物質遺產相關主題的大型雕塑:由夢工房展出的四代田邊竹雲齋將當代創作語彙融入了傳統日本竹編技藝;由御書房藝廊展出的洪郁雯則是運用紡織技術來捕捉時間在空間中的流動。
今年新推出的文化夥伴(Cultural Partners)計畫,邀請到數間活躍於本地藝術社群的機構亮相展會。從精選呈現新生代台灣藝術家,到國際頂尖企業收藏,本計畫旨在涵蓋藝術產業基礎中所有重要面向。今年展出單位包含瑞銀藝術空間、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洪建全基金會,以及忠泰美術館。
同樣在今年新推出的咖啡文化(Cafe Culture),是展會現場增闢的休息區。該區將陳列大型台灣藝文地圖,讓觀眾一覽台灣各地博物館及藝術機構的當季展演資訊,包含高雄市立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關渡美術館、文心藝術基金會等單位。本區也將呈現由 Little Art 天才巧克力幼兒塗鴉空間規劃展出精選兒童藝術作品並進行販售,所得款項將做公益之用。
本屆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自台北獨特的收藏文化汲取靈感,為公眾揭開台灣收藏界的傳奇大門,將圍繞在「以收藏作為文化」(Collecting as Culture)此一命題,針對「私人收藏與公眾之眼」、「以當代視角重回古董收藏」、「公共機構收藏策略」、「新世代的收藏取徑」等子題進行系列講座,講者陣容雲集公共及私人藝術機構之館長、策展人、年輕藏家、媒體等各界翹楚。
台北開放平台(Taipei Platform)與來自不同領域的獨立文化機構合作,將於展會期間舉行工作坊、藝術導覽及快閃活動等多元節目,提供在地文化藝術生態面面觀。今年的參與夥伴包含:Artpartment 藝術公寓、PAPER MATTER、埤益 PE Fine Art、Giloo 紀實影音、dmp projects、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