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本展中一組五聯作之名稱即是展名 The Invention of a Graphic Score,呈現全球科技發 展史上的三位重要人物。第一位是電子工程師和電 腦繪圖設計師 Marc Hannah,他在畫中以坐姿觀 察手中的發明物。身為視算科技 (Silicon Graphics,Inc.) 共同創辦人,Hannah設計的程式 多用於熱門電影特效,他的公司也投入軍事科技研 究和工程應用。第二位,Mae C Jemison 則是一 名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她也是首位登上太空的非裔 美籍女性,於 1992 年奮進號擔任太空梭任務專家。 畫作裡,這位前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全身穿得 亮紅,漂浮在半空中,彷彿不受地吸引力限制。第 三位,Shirley Prendergast 為戲劇燈光師,1969 年獲准加入 United Scenic Artists 表演藝術家工 會燈光部,是首位非裔美籍女性加入此工會;1973 年,她於劇作家 Joseph Walker (1935-2003) 在 百老匯搬演《尼羅河》音樂劇時,擔任燈光設計師, 是此領域的首位非裔女性,畫中她正在進行燈光測 試。
觀看 Hart 敘事感強烈,構圖十分戲劇化的繪畫作 品時,我們必須了解他與實驗戲劇有關的養成背景。Hart 早期熱衷於實驗劇團「火柴劇團」的演出以及舞台道 具,他以即興創作的方式將現成物以非傳統、非經典的創新方式,重新演繹。藝術家聲音繪畫方式則回應德國劇 作家、編劇和詩人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前衛戲劇表演形式—演員直接向觀眾說話,戳破第四道牆,反映劇場中有觀眾的真實狀況。
Algua Hilton on G、Lao Shi Yehu、Lao Shi San of the Horn、Bass Man、The Funky Drummer 形成一組五 聯作,Hart 讓每位演奏者各有一個獨立的畫面,但展覽呈現上使五位演奏者並置、甚至互動,彷彿是十七、十八 世紀藝術家常創作的「對談場景」 (conversationpiece)。五位演奏者並非低調地作為管絃樂團的一員,反而是 獨奏,置身舞台中央。作品 Lao Shi Yehu(意指椰胡老師)描繪一個音樂家正在演奏椰胡,此樂器在台灣、中國 南方和部分東南亞地區可見,源於二胡。兩者不同點在於共鳴箱的材料:二胡以木頭和蛇皮製成,椰胡則取材於 椰子、木材和貝殼。Hart 認為就地取材而具地方特色的樂器特別有意義,他認為這是即興和永續的一種形式。
在此特別強調本展 The Invention of a Graphic Score 是視覺藝術家 Andrew Pierre Hart 與台灣作曲家楊易修 的跨界合作。兩位創作者在展覽籌備過程中互相激盪,追求西方與亞洲文化音樂元素的完美結合。作曲家楊易修 透過 Hart 這位極具實驗性的表演者所提供的音樂元素,思索 Hart 即興、自發、隨興的聲音,由此開啟他的創作 發想。兩位創作者皆對台灣特有的歌仔戲十分推崇,因此楊易修以台灣音樂為創作核心,並採用傳統中國與台灣 絲竹樂器、加入打擊樂和北管的管樂,更導入日本、蒙古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音樂元素,增加作品的深度與層次。 我們邀請觀眾坐在藝術家特別設計的座椅上聆聽音樂,沉浸在畫作和聲音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