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藝術家導讀
這是一個電影/展覽(Cinematic Exhibition or Exhibition Cinema),或其實就是一個影視生產場域。從分鏡手稿、製片會議、甄選、排練、武術指導、排舞、編曲乃至拍攝現場,都將是觀眾得以體驗的過程。最終,一支充滿尖銳議題與地獄梗的政治喜劇將在展覽尾聲誕生。這一切的經歷,其實是我為「補拍」系列下的一個階段性總結——我們何不將沙文主義、殖民、冷戰、流行文化、大眾媒介與眼前迫切危機到困境一次性地予以解決?這個提案,試圖反映在新冷戰與極端政治的當下,這個東亞島國還能說出什麼幽默的敘事,再讓敘事流傳於世,並告訴世界也告訴自己:媽的現在到底是怎樣?
《三廳電影》(2023)是臺灣新媒體藝術家蘇匯宇至今最重要的機構展覽計畫,這個展覽特別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空間所打造。此一多媒體現地製作展覽,同時也是一個受到「三廳電影」這一類型化概念所啓發的電影拍攝計畫。「三廳電影」是1970年代臺灣電影的特殊類型片,多與三種場景有關,即「客廳」、「飯廳」和「舞廳╱咖啡廳」。其反映的是臺灣戒嚴時期(1949-1987)社會中的逃避主義和潛意識裡的反抗欲望,甚至也流行於電視綜藝節目這類北美文化輸入品——就像視覺藝術中的現代主義一樣。
蘇匯宇在過去這些年,打造出其獨特的藝術實踐。他創造懸置於公共和私密領域、擬像和現實、紀實和虛構之間的巨型沉浸式多媒體裝置,巧妙地使用檔案材料,運用「補拍」(Re-shooting)做為美學策略,創作出重塑現實的新作品,重新檢視過往歷史、禁忌、遭受誤解的人物和事件,並且通常是指涉著臺灣的歷史與社會。
「三廳電影」重新帶回藝術家過去這些刺激的元素,將它們融合成五花八門的綜合體,就像蘇匯宇一貫多面向的創作實踐。首先是「三」這個象徵性的元素:「『三』是第一個賦予全部的意義的數字。它是三位一體,包含了起始、過程和結束,是整體的數字。三的力量是普世的,代表了世界的三分性,如天、地和水。它也代表了人的三重性,即身體、靈魂和精神。」巧合的是,數字「三」亦可指涉「紅綠藍」三原色模型,是大眾媒體時代的強烈標記,而三原色模型的記號是三角或三位一體,也具有普世性的重要性,代表身、心、靈的結合。
蘇匯宇運用一系列新創作的攝影影像和裝置,將過去和現在、東西方軍國主義、電視節目和雜誌、「紅綠藍」及「紅黃藍」色彩系統、各類標誌、現代主義式的懷舊元素、藝術典故和援引語錄,從杜象到歐普藝術、從凱吉到白南準等符號,形成一幅諷刺拼貼。
The Trio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