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北京城市圖書館
座落於北京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在結合自然意象的設計中,於2023年底啟用。通州區為北京城市的副都心,被視為鄰近市中心的東方門戶,在城市肌理的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有鑑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近年此處已規劃為機能完備的新社區,因此前往圖書館時,沿途可見新大樓拔地而起,目前正在興建連接北京市中心的交通線,也將為社區帶來更便捷的生活型態,甚至能與市區形成活絡的文化觀光路線。
圖書館由來自挪威的建築事務所 Snøhetta 設計,設計團隊認為這座圖書館肩負文化發展,還具備了公共空間特質,於是打造一座宛若自然山林間的知識路徑、與城市充滿互動的多功能空間為核心,讓此處成為人們可以放鬆互動,又能專注閱讀的文化場所。整體以開放、彈性的設計,建立人、書本、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定調圖書館的多功能特質。
這座建築總面積約為7.5萬平方公尺,高約16公尺,是全球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牆的結構建築,也是全球最大的恆溫閱讀空間。內部以中國銀杏樹作為靈感,144根如樹幹般高而細長的立柱錯落於空間中,端部層疊的銀杏葉片曲面作為枝葉繁茂的屋頂造型,與圖書館建築外部種植的銀杏樹相互呼應。白日裡,葉片間的細縫引入自然日光,在高低起伏交錯其間的階梯與平台當中,設置了書籍區、閱讀區和會議室,可同時提供具隱私、獨立性等使用功能,宛如行走穿梭於知識丘陵的梯田之間,形塑自由休憩、舒適閱讀的場域。
回應著當今節能減碳的設計趨勢,Snøhetta 採用當代建築材料設計減少能源耗費,將碳足跡降至最低。建築屋頂設計懸挑約達16公尺,與退縮立面的Low-e玻璃帷幕相得益彰,有效地阻隔熱輻射,降低室內耗費電能的機會,同時安裝了8 組 BIPV(太陽能光伏系統)於銀杏葉片間的天窗,取代傳統屋頂立面材,利用陽光的天然資源產出再生能源,可提供年發電25萬度的電量。而樹狀立柱也整合控制室內溫度、照明和聲學的技術,同時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這座北京城市圖書館在科技和建築設計的探索中,串連了社區、知識的交流,也為城市帶來嶄新文化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