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漫步遊走在台北東區巷道中,驀然望見在枝葉繁茂的榕樹後方有間通透明亮、淨白的概念門市,宛若敞開心扉傳遞著歡迎入內的信息,那一格格細長的層架輕巧地佇立於櫥窗前,透過序列的疏密排列構成薄紗般若隱若現的視覺,深深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不免令人想要走進一探究竟。
有鑑於商業空間每三至五年會面臨到話題性的衰退,亦或人們對審美倦怠等情形,水相設計思考著如何使這間咖啡豆選品店融入日常生活,以順應各時期的消費型態。於是,在結合了業主的期待,以豆子品項的包裝盒視為空間主角,將每款風味的豆子以色彩作為識別,不鏽鋼製展架若有似無襯托置於上方的各式色塊,那彷彿漂浮在空間的立方顏色,使路過人們的視線聚焦櫥窗前的商品,回歸門市存在的服務本質。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架上的色彩時時刻刻產生變化,隨著顧客喜好拿取產生不斷變動的彩色皮層,如三維數據分析牆體挑起人們的好奇慾望,開始期待下回再見畫面的色塊指標,透過人與商品持續互動的證據,有意識地回應環境變遷,無形呼應業主對永續的宏觀理念。
設計師對於開放空間有著不同定義,如何讓消費者及路過行人能共同參與、互動感受成為首要考量。因此,選豆門市不僅以顧客喜好隨機揭示的當下畫面,拉近與人的距離增加互動性,運用商品色塊的流動表情,形塑動態般的藝術裝置,捕捉大眾市場喜好、量化彩度的演變,在不言之中引導人們駐足於此、入內探訪。陽光隨著時間推移,讓光影生動地創造空間多元表情,瀰漫室內的咖啡香氣則來自一隅的烘豆機具。
整體空間以白色奠定基調,亦透過留白讓「人」的行為主導,入內便以奉咖啡的形式作為開端,寬敞的場域中央擺設偌大的中島吧檯,其不規則的幾何型體整合各式機能,回應著顧客的行為,從認識豆子獨特氣味乃至展現品豆專業的手沖技術,順應需求沉浸在空間反饋的感官,設計師精心設計的燈飾及吧台椅,成為空間裡既前衛又恰到好處的襯飾,妥善安排每個範圍給予的體驗,一步步引領人們對咖啡知識的深刻理解。細看吧檯基座的紋理,便是來自生豆麻布袋的改造痕跡,訴說著不同莊園的故事,藉此脈絡隱喻原生豆的養成背景進而意識到與環境的連結,同時展現柔軟和堅硬材質的結合,賦予吧檯更多的暢想溫度。
水相設計在既有供應鏈的框架下,從周圍環境找到線索,重新思考實體店面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同時在永續方面找出相對柔和的可能性,透過現有商品的色彩陳列構築當下情境,預留規格化的鉸鏈,能隨顧客需求成長得到展延,彈性因應未來可能增加的產品數量。(beanroom) 來自一群擁有咖啡專業的職人共同打造,他們想將這份來自大自然的禮物,透過「初心」與人互動、和環境對話,讓品豆成為東區街道的日常風景,形成一幀幀霎那卻永恆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