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炎松之圓
當今發展如光速般地推進,迫使人們容易在歷史長河中丟失那些值得後人回顧、探討和紀念的珍貴記憶,為了保留這些具價值意義的證據,人們創造了紀念碑以各種形式凝視、追憶這些過往。隨世代更迭和緩緩推移的時間,如今紀念碑逐漸以不同姿態呈現於世人眼前,更具象地傳遞其信息與後代互動對話。
今年正式啟用於陽明交大廣場的「炎松之圓」,便將紀念碑作為一件大型的藝術裝置,以當代語言進行一場跨世代的對話,不僅提供莘莘學子們一處能夠行走坐臥、交流談天的設施,十分平易近人,也顛覆以往對紀念碑的既定印象,俯瞰其作品,宛若一片立體的大型晶圓,呈戶外講堂之姿提供師生或同學之間互動的實用性。
「柏成設計」與陽明交大合作,於電子物理系舉辦60週年之際為「EDA」之父-黃炎松博士打這座深具意義的紀念碑。談起黃炎松博士,畢業於新竹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第二屆的傑出校友,也同時是半導體界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作為輔助晶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 EDA 電子自動設計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扮演相當關鍵的一環,校方為了傳揚博士對於產業奠基的貢獻,於是便邀請「柏成設計」將此貢獻精神創造具有象徵意義,為其昇華成一處能與師生們自然與之相連的機能場域。
基於這樣的前提,設計公司創辦人邱柏文與團隊便將其抽象地轉化成輔助製成的大型晶圓,整體則以不鏽鋼材質表現,那如階梯般的登高形式,創造輕輕掀起的立面視覺,想像成黃炎松博士的雙手將其晶圓微微地捧起。階梯上無序錯落的座椅,則由 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以機械手臂 3D 列印的方式,打造出深淺不一漸層藍和透明色,椅面則以水波線條作為設計結構,點綴在戶外廣場偌大的晶圓上,鼓勵同學們將此作為校園日常社交中常態熱門的新聚點。
「炎松之圓」七層階梯的踏階嵌入「道、天、地、將、法、容、易」七個字,將黃炎松博士創業的致勝心法與精神集於其中,當中描述的分別字義,給予學生引導啟發和反思。透過「炎松之圓」除了激發和鼓勵師生、同學之間更多於此交流,同時也期待它能成為戶外開創思想和學術交流的設施,在這裡發掘更多元的創造力、造就未來無窮潛能的發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