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s Only
加入會員後,點選Members Only即能閱讀更多完整文章及獨家內容。
拾起生活片段,描繪美好日常
Q. 在非關設計的網站上提及:「家是生活的容器」。您如何讓設計回歸家的本質?不拘泥任何風格與您的作品畫上等號,請與我們分當中特質。
A. 非關設計主要以操作住宅項目為主,觸及的對象比較單一,居所通常能完整體現屋主的個性,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家,也是可以被重新定義的方向。不似往昔,現今的家庭成員較為精簡,設計師得以化作空間的算命師,精準掌握每位屋主的背景和生活細節,憑藉對設計美學與施工細節的精湛理解,先定調格局及動線後,再想像人在裡面走動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這個空間才會有血有肉,而不僅是空殼。
我思考過,除了開放式層架收納、沒有電視牆,再來就是每個案子我們都會找尋屬於個案相應的海報,因為海報上的影像、文字、數字有點像對空間、時間的組構,這種類似非關特徵的元素之一,自然地融入個案生活與人產生共鳴 ; 其次是選材方面,我就相當喜歡嘗試材質運用,為住宅案帶入特殊材料,因不願和大眾市場一樣,也認為材料的角色沒那麼單一,使用不應拘泥於特定場域,例如: 2005 年開始,我就大量使用美耐板或水泥板,這些在當年用於住宅案算是罕見的材質,顛覆業主對材質的主觀定位。近年,甚至也嘗試運用美耐板的背面來取代鏽鐵板,透過時間推移使板材的紋理、特性發揮質地類似的效果,靈活大玩運用這些建材,無形成為非關設計獨有的識別特質。